专家详解中国空间站未来开展的重点科学与应用研究
时间:2025-01-15 18:36:18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1月13日电(记者张建松、喻菲)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将在今后10年至15年的运营中开展千余项研究。13日在沪召开的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科学与应用进展情况介绍会上,专家详细介绍了中国空间站未来开展的重点科学与应用研究。

中国空间站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近地空间研究设施。据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应用发展室副主任巴金介绍,在空间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将持续深化基础生物学、生物技术及转化、生命生态、生命起源研究,重点部署哺乳动物太空孕育、密闭生命生态等方向,进一步揭示和认识空间环境对生命各层次的影响机制和响应变化规律,并在先进生物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在微重力物理科学领域,中国空间站将持续开展金属和合金微观组织及宏观性能调控机理研究,掌握空间晶体成核机制及生长规律,指导地面材料制备。加强多相流体流动与传热应用研究,探索非平衡系统的科学本质与规律,促进智能制造、特殊功能流体等前沿技术发展。揭示微重力点火、火焰传播和熄灭的本质规律,促进高效低碳燃烧、动力系统性能提升等关键问题解决,为先进动力和高效清洁能源开发提供支撑。

在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领域,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有望在暗能量本质和暗物质性质等宇宙学基本问题、星系与活动星系核、银河系与近邻星系等方向取得国际重大成果。高能宇宙辐射探测(HERD)、伽马射线偏振仪II(POLAR-2)围绕暗物质搜寻、宇宙线起源、极端天体演化等重要科学前沿问题有望取得突破。

在空间新技术与应用领域,中国空间站将重点面向近地空间、地月空间、未来载人深空探测与在轨服务等国家战略需求,持续开展前瞻性空间应用项目、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项目。在空间信息及精密测量新技术、在轨制造与建造技术、机器人与自主系统技术等方面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瓶颈,进一步提升空间站的拓展应用能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标签:

最新
  • 专家详解中国空间站未来开展的重点科学与应用研究

    新华社上海1月13日电(记者张建松、喻菲)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

  • ​西平县应急管理局召开平安建设暨安保维稳工作会议

    为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人民至

  • 打破信息茧房:在数字时代拓展认知边界

    来源标题:打破信息茧房:在数字时代拓展认知边界近日,中央网信办

  • 中国百名油画家走进福建宁德:共绘山海宁德、多彩蕉城

    中新网宁德11月27日电 (林榕生)26日晚,山海宁德 多彩蕉城万里海

  • 大健康产业前景广阔,粮油产业向营养健康转型升级

    11月21日,益海嘉里金龙鱼邀请近20位媒体记者来到益海嘉里(北京)粮

  • 登广告吁救台湾教育 区桂芝指现行课纲绑架所有师生

    中新社台北11月21日电 (记者 路梅)21日起,一则呼吁救台湾教育、

  • 江西共青城:羽绒服生产加工忙 百亿产业蓬勃发展

    初冬时节,走进江西九江市共青城市鸭鸭智能制造标准化样板工厂,数

  • 北京链家搏学大考开考 2.6万经纪人展开专业比拼

    11月20日至21日,北京链家举办第25届搏学大考,2 6万名经纪人奔赴全

  • 大坪镇牛路水“耍歌堂”在广东清远连南上演

    中新网清远11月10日电 (张璐)9日,跟着《瑶族舞曲》去旅行系列活动

  • 申请回购增持贷款案例超60起 累计贷款总额上限超180亿元

    A股上市公司及股东踊跃申请回购增持贷,持续以真金白银为公司价值提

  • 让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更丰富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崛起

    金秋时节,云南省陆良县三岔河镇摆羊河村千亩茨菇基地丰景正好,村

  • 诺奖成果“技术科学化”说明什么

    2024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以下简称诺奖)已经花落各家,但关于诺奖

  • 天天时讯:兴趣电商促农民增产增收

    四川雅安的电商创作者冉可七精选果大皮薄的四川会理软籽石榴在现场

  • 国庆假期去哪玩?请收到这份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当前关注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魏立忠在文化和旅游部新闻发布

  • 每日视讯:盈利45%是什么意思?盈利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盈利45%是什么意思?"盈利45%"表示在某个经济活动或投资中,利润占总

  • 世界报道:评论:两岸共度中秋 彰显“团圆”意涵

    中新社北京9月17日电 题:两岸共度中秋 彰显团圆意涵中新社记者

  • 旅游
    • 韦德开启中国行!落地后收暖心礼物,效仿哈登,将进行直播

    • 对联吧百度贴吧中洋君 对联吧

    • 【透视】美国工薪阶层: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美国梦已死”!

    • 七夕小知识:为何流行吃“巧果”?